江西發現距今9000余萬年的泰坦巨龍化石
導讀:
記者27日從江西省地質局獲悉,2021年6月在贛州市贛縣區一工地發現的大型恐龍骨骼化石,日前完成初步清理。經專家初步鑒定,該標本來源于一只生活在距今9000多萬年前的泰坦巨龍,化石的完整度在白堊紀蜥腳類恐龍中較為罕見。
該恐龍化石的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由江西省地質博物館牽頭完成。參與此項工作的江西省地質博物館原副館長楊玲認為,該恐龍化石標本保存完好,留有至少29枚脊椎骨,其骨骼粗壯,頸椎和尾椎的椎體和椎弓上具有典型的蜥腳類恐龍的復雜腔室。據初步估算,復原后的化石標本體長將超過15米。
“雖然同為蜥腳類恐龍,新標本與之前在贛州發現的中國贛南龍在背椎形態上存在不同。我們基于500多個特征的系統演化分析,將其進一步歸入蜥腳類恐龍中的泰坦巨龍類分支。”負責此次研究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韓鳳祿表示,目前該標本的形態學、系統演化及地理分布仍在進一步研究中。
蜥腳類恐龍起源于約2億年前的早侏羅世,在約1.6億年前廣泛分布,一直延續生存到白堊紀末?!按饲霸谥袊渌貐^發現的泰坦巨龍類化石大多保存不佳,有些僅有單個脊椎或者肢骨。此次發現的恐龍化石不僅脊椎骨相互關聯,且尾椎具有獨特而復雜的空腔,在全球已發掘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中罕見?!表n鳳祿說,這對于研究蜥腳類恐龍在白堊紀的演化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便看看:
- [國內]vivo X Fold + 限時百萬補貼活動,最高補助 15
- [國內]《中國服裝行業科技創新白皮書》發布,菜鳥前沿智能化解決方案入
- [國內]用電高峰將至 多地密集部署備戰迎峰度夏
- [國內]一季度上海寫字樓復蘇初顯 外資看好中國商業地產發展前景
- [國內]2023年廣東省高企服務團活動啟動 廣東高企存量連續7年全國
- [國內]注意!部分銀行將暫停辦理這類存款業務
- [國內]交通運輸部全力開展“魯蓬遠漁028”傾覆搜救工作 已發現并打
- [國內]“土豆豆”變“金疙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國內]一至四月河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
- [國內]今年遼寧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超8000項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