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為何扎堆訪華?法國給出了答案!
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本外相、澳大利亞外長、越馬新等國領導人紛紛來中國訪問。
伊沙在華和解,馬克龍與馮德萊恩聯袂訪華。
4月11日起,歐盟高官博雷利與巴西總統盧拉將陸續訪問中國。
為什么全球都在扎堆訪華?法國給出了答案。
其一是經濟問題
2023年全球經濟并不樂觀,世行預測的全球增長率為2.2%,IMF預測的數據也低于3%。
各機構對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比較樂觀,普遍認為在5%以上,一般認為在5.5%左右。由于中國GDP基數巨大,這一增長數字是很高的了。
IMF等機構預測,中國2023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中印兩家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將達到二分之一。
兩大數據對比之下,就能很清楚為什么世界各國都要來訪問中國。
看看法國本次訪問,帶著空客、法國電力集團、LVMH、歐萊雅集團等60多家知名公司,簽訂了不少百億美元大單,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中國花200億美元買空客160架飛機,法國花210多億元人民幣買中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
之前朔爾茨來中國時,也是帶著大眾、寶馬、西門子、阿迪達斯、巴斯夫等眾多知名企業一起來的。
其二是地緣問題
一句話,中國是當前不穩定世界之中的最穩定因素。
美國成了世界亂源,大搞美元潮汐收割全球,大搞單邊主義逆全球化,四處拱火攪亂世界。
就說歐洲,美國借俄烏戰爭沖擊歐洲,并吸走歐洲產業與資本,讓歐洲覺得美國靠不住。
不光歐洲,連美國最為核心的盎撒盟友澳大利亞,也在不斷改善同中國的關系與經貿聯系。
這些東西綜合起來看,就會出現這樣一副畫卷:其它國家對比中美,發現中國的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較之美國的單極霸權損人肥己,確實更好;歐洲看完劇本后發現與中國脫鉤,本故事純屬虛構;甚至連澳大利亞這類盎撒核心,到頭來也發現中國“還是可以的”。
只是可憐了美國,想孤立圍困中國,結果車馬炮全都不動,就立陶宛、蔡英文這類小卒子還能拱一拱。
隨便看看:
- [國際]“首個”總領館開館!盤點濟南曾經存在過的領事館
- [國際]反制蔡麥會,中方啟動聯合巡航專項行動,山東艦也在臺島東側待命
- [國際]美國得州奶牛場發生爆炸慘案,1.8萬頭奶牛當場死亡
- [國際]蔡英文剛返臺,重磅制裁就來了:對竄美主謀終身追責!
- [國際]韓國造船業加快走向合作
- [國際]馬克龍人未到,中歐新一輪合作已開啟,歐盟在轉向美國成“前任”
- [國際]臺灣學者滿嘴跑火車,這是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和榨菜后最無腦言論
- [國際]克拉地峽,中國挖不挖另說,但對泰國的阻撓,說明美英澳確實擔心
- [國際]大陸對臺反制招招要命,取消貿易優惠政策,對臺島設立禁飛區
- [國際]美國把中東攪得亂轟轟,以色列還在混戰,伊土戰火又起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