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國家集采產生擬中選結果 平均降價58%
● 本報記者 傅蘇穎
11月6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持續推進,安全邊際高、創新能力強、產品管線豐富和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擬中選產品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2家企業的382個產品參與投標。此次集采,205家企業的266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其中包括200家國內藥企的260個產品、5家國際藥企的6個產品(包括1個原研藥和5個進口仿制藥)。投標企業擬中選比例約為78%,平均每個品種有6.5家企業擬中選。本次集采企業中選率高,群眾減負效果好,實現了“降負擔、促發展、保供應”多重目標平衡。
據悉,本次集采涵蓋感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急搶救藥、短缺藥等重點藥品。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來那度胺膠囊2023年5月專利到期后及時納入集采,每粒(25mg)從平均約200元降至15元,每月可節約藥費3880元左右。此外,治療胃腸道疾病的雷貝拉唑口服常釋劑型、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干混懸劑等3個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價格明顯降低。治療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注射劑、用于搶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劑、用于催產的縮宮素注射劑等5種短缺藥品和急搶救藥品,通過帶量采購方式穩定企業預期,實現保障供應與合理降價的多元目標平衡。
此次集采注射劑占比近半。從劑型來看,口服溶液、口崩片、顆粒劑、滴眼劑等多種劑型被納入,體現了集采“應采盡采”的特點。中航證券認為,注射劑高度依賴院內市場,相關品種中標與否,將對某一品種的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成為企業必爭之地。
此次集采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包括科倫藥業、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翰森制藥、上海醫藥、恒瑞醫藥等。部分上市公司盤后發布擬中選第九批國家集采的消息。如華海藥業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索賽可賽羅多辛膠囊及安奧蘭奧美沙坦脂氫氯噻嗪片2個品種擬中選第九批國家藥品集采。翰宇藥業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翰宇藥業“翰唯注射用特利加壓素”“翰寶卡貝縮宮素注射液”兩款藥品擬中選第九批國家集采。
交銀國際認為,隨著集采規則合理化、過往批次陸續納入銷量規模較大的產品、龍頭處方藥企積極布局創新藥,預計后續批次集采對企業銷售的影響將逐步遞減。
中航證券認為,此次集采為國家集采開始以來大品種占比最低的一次。從國家和企業的角度看,市場規模大是集采實現“以價換量”的基礎,因此競爭充分、市場規模大的品種通常會被納入集采順序優先的位置。此次集采大品種占比急劇下滑,標志著經過多輪集采后,大品種仿制藥產品逐漸接近“應采盡采”。從化學藥層面來看,預計今后集采對于頭部企業的影響將越來越小。
關注企業投標報價合規性
第九批國家集采繼續沿用第八批集采的大部分規則,包括首年采購量的計算、單位可比價要求、最多入圍企業數等。
此次集采規則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藥品采購周期由此前的約2年延長至約4年,是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以來藥品采購周期最長的一次。
此外,此次集采高度關注企業投標報價合規性,特別是對合謀、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防控及打擊。
根據規則,按各品種內部最高/最低有效申報價比值排序,比值最大的4個、最小的2個品種中,最高單位可比價企業有可能無法獲得擬中選資格,而此前規則僅針對比值最大的6個品種提出要求。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有效申報價過于接近的品種也會受到影響。
同時,根據規則,申報同品種的不同企業,存在控股、境內代理、批件轉讓等情形的,申報企業計為1家。涉及企業可自愿組成聯合體作出承諾,授權其中一家企業為代表進行聯合申報。
此外,規則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方面進一步完善,具體規定體現在:履約期間,中選企業原則上應確保持續擁有中選藥品的國內有效注冊批件,如需要變更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生產企業的,須提前向聯合采購辦公室報告;中選企業向藥監部門申請變更或增加生產企業并被批準的,同時滿足一定條件的,中選企業仍具有中選資格。
明年3月有望執行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已組織開展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74種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50%。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及中選企業做好中選結果落地實施工作,確保全國患者于2024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中航證券表示,化學藥的集采可能給生物藥和中成藥集采提供參考依據。在化學藥集采逐漸成熟以及“應采盡采”的背景下,未來生物藥集采或將加速推進。競爭充分、市場規模較大的生物藥大品種或更快集采,目前市占率較小的企業有望通過集采實現以價換量,提升業績。從集采的影響上來看,仿制藥回落到更低的價格區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創新藥的研發是引領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在集采背景下,創新轉型升級是企業必然選擇,未來具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提升。
中航證券認為,長期來看,隨著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持續推進,安全邊際高、創新能力強、產品管線豐富和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持續受益,建議繼續圍繞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高端醫療器械、醫療消費終端和具備稀缺性及消費屬性的醫療消費等布局,同時挖掘估值相對較低的二線藍籌。
上海證券認為,集采的不斷推進,以及對醫保談判規則進一步細化,有利于創新藥保持合理價格。新藥審評的各項政策規范不斷出臺,有望進一步加速創新藥上市。在商業化方面,更多更新的規則出臺將加速創新藥入院。隨著監管加強,預計會出臺相應的行業操作規范,這將給行業帶來更好的競爭環境,讓藥企集中資源于研發有更好療效的創新藥。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