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院士:智能手機依將是 6G 主要終端,XR 頭顯不足以帶動其發展
早報網 3 月 27 日消息,在 3 月 23 日舉行的“全球 6G 技術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從終端發展的角度,分析了 6G 技術的需求和挑戰。
“從 5G 到 5G-Advanced、6G, 我們能看到一些提升的指標,包括帶寬、峰值速率、頻率效率、能源效率、應用效率、可靠性等,6G 更多的不是簡單追求十年一代峰值速率翻多少倍的問題,更多的是希望提供效率,希望能夠對應用場景實現全域覆蓋,并提供更多智能。”鄔賀銓說,“所以我們要從終端發展的角度,看 6G 網絡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鄔賀銓表示,目前看,6G 終端的形態很大可能還是以智能手機和物聯網模組為主,元宇宙相關的 XR、3D 和全息通信等需求由于受限于頭顯技術,目前還不足以成為帶動 6G 發展的核心應用。
鄔賀銓稱:“智能手機還是 6G 最主要的應用,打電話是最基本的,這一點跟 5G 沒區別,甚至跟 3G、4G 沒區別。需要增加的可能是接入衛星互聯網的能力,以及在高運動速度下的通話能力。6G 的高帶寬會使數據傳輸更快。但除非是甚大規模的數據,否則用戶不見得體會得到與 5G 甚至與 4G 的差別。”
“6G 會在很大程度上應用在工業領域,工業模組和手機相比,需要更大功率、更寬信道、更多連接,要低時延、高精定位、高可靠,而且需要端到端直連,并且希望集成企業的 PLC 數據采集 / 控制功能、邊緣計算功能,還可以開放編程。”鄔賀銓說,“工業應用對環境溫度苛刻,要抗電磁干擾、抗震,對本安、防爆要求嚴格,還要能夠長壽命工作和免維護,但因為應用個性化,每個工廠要求不同,會導致工業模組成本太高,推廣起來很難。”
除了工業模組,車載終端也可以看成是工業模組。鄔賀銓說,車載終端有自己的特點,車與車可以直通,但從網絡的角度看,車與車之間是非合作的,在車聯網中要更關注低時延、高安全性以及高精準的定位,這對 6G 也是一個挑戰。6G 還有一大應用是物聯網。鄔賀銓表示,物聯網終端并不要求高帶寬,它要求低功耗、低延時、低成本、大連接、高密度、高可靠、精定位、長壽命,所以 6G 終端的另一個維度是怎么能做得更輕量級、更便宜、更簡單,不要求做得更復雜。
據早報網了解,6G 使用至太赫茲 (THz) 頻段的傳輸能力,比 5G 提升 1000 倍 bps,網絡延遲也從毫秒降到微秒級。
隨便看看:
- [科技]美團高管解讀財報:短視頻平臺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今年將聚焦外
- [手機]OPPO Find X系列發展史,全方位,感官覺醒
- [科技]新海誠動畫電影《鈴芽之旅》內地票房突破 3 億元,成為 20
- [科技]錢都砸到研發里了?華為2022財報公布:逆境中找到生機
- [業內]海康網絡攝像機用的是什么方案,主流廠商網絡攝像機 用的是什么
- [科技]消息稱三星正自研移動 GPU,IP 基于 AMD RDNA
- [業內]國家信息中心與華為合作,推進數字化轉型規劃等業務
- [數據]打過碼的圖片等于沒打,用Windows的要小心了
- [業內]我國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成功著陸
- [數據]融資丨「沐創集成電路」完成數億元A2輪融資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